7月26日
继23日发布今年首次高温橙色预警后
巴中市气象台再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炎炎烈日下
坚守一线的劳动者们工作条件如何?
高温津贴发放到位了吗?
根据《关于制定高温津贴有关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规定
室外35℃以上有高温津贴
每人每天10元
不发放可举报
不是每一个外卖小哥
都能拿到高温津贴
7月26日下午两点,艳阳高照,巴城室外气温已超过37℃,可室外劳动者们却没闲着,仍然为做好自己的工作而奔波。
在教育宾馆旁一家快餐店门前,停放着很多辆送餐车,外卖小哥们几乎都是双手提着外卖,快步走向送餐车。为了能及时将外卖送到顾客的手中,他们总是匆忙地走在路上。
穿着印有公司Logo制服的外卖小哥们,个个满头大汗,连衣衫都被汗水浸透。
记者看到,有些外卖小哥戴着防晒套袖,但依然抵不住烈日的炙烤,个个手臂都被晒脱了皮。他们告诉记者,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每天配送的订单量是直线上升,尤其是到了饭点。
至于高温津贴,外卖小哥们表示,不是所有的外卖平台都会发放。
部分人称有高温津贴
也有人称从没领到过
25日下午4点,巴城北环线一工地,烈日炙烤下,伴随着工地建设的尘土,工地蒸腾起了阵阵热浪。皮肤黝黑、身形消瘦的李国昌趁着取料的间隙,在工地旁的板房里小憩。他赤裸上身,脸色绯红,汗水不停从额头滑下,脸庞和胸膛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颜色。
暴晒在烈日下,钢筋的温度高达70℃,李师傅说,他们虽然戴着手套,但一天下来,手还是会被烫起水泡。
李国昌告诉记者,工地在下午三点多的时候就已经开工了。工地上工作环境恶劣,灰尘漫天,大型机械的声音震耳欲聋。李国昌说,这些都还好,唯一不能忍受的是工地不给他们这些临时工发高温补贴。
李国昌说,他们唯一的避暑物品就是10天发放一次的藿香正气水。李师傅及其工友不知道应该去哪里以及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只能就这样得过且过。
工地上也并不会提供免费的饮用水,工人们只能自己带白开水。说话间,李国昌提起他的大号水杯,又走进了烈日下。
“我们没有高温津贴,1天只发放一瓶矿泉水。”通佛路某停车场泊车管理员全荣华今年58岁,做这个工作已经是第5个年头。她告诉记者:“停车管理这个工作不难,只是每天都要在太阳下面暴晒,让人很难受。公司压根就没有高温津贴这回事,一天就四十块工钱。”
而对于环卫工张素珍来说,让她开心的事就是政府所发放的高温津贴。张大姐说,夏季在外工作天气炎热,为了保障环卫工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身体健康,上级部门规定在温度超过35℃的高温天气,需要为环卫工人发放10元/天的补贴。而“环卫工人之家”也随时为环卫工人打开,里面的水、药品等免费为环卫工人使用。
官方声音
室外35℃以上有高温津贴,每人每天10元 不发放可举报
高温津贴怎么发,发多少?市人社局劳动关系与仲裁科科长罗揆介绍,根据省人社厅2012年印发的《关于制定高温津贴有关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罗揆说,高温津贴按天计算,我市现执行的标准为每人每天10元。
针对李国昌和全荣华反映的用人单位不发高温津贴问题,罗揆回复说,高温津贴发放对象是具有劳动关系的或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如果用人单位不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可拨打市民热线12345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此外,罗揆建议,用人单位在发放高温津贴的同时,应准备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等,这些不能以发放钱物替代。另外,要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时间。“合理增加休息时间,减少高温时段作业,减轻劳动强度等。例如,气温在35℃—37℃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气温达37℃—40℃时,最高温的3小时不得室外露天作业,且全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如超40℃,应停止室外露天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