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怀德自重”的三重境界

史载宋太祖很喜欢打雀,一日玩兴正浓,被史官撞见并言辞犀利地加以劝阻。太祖一时性急,不但不听,竟然用弹弓打掉了史官两颗牙齿,史官要把此事记入正史中去。此时,宋太祖幡然醒悟,赶忙向史官认错赔罪。宋太祖如此“敬畏”臣下,无关权势利益,而是他深谙自重的修身之道,正如清文人申涵煜《省心短语》中所云,“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祸。

古语有云,“山自重,不失之威峻;海自重,不失之雄浑;人自重,不失之尊严”。“怀德自重”,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党员干部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提出的谆谆嘱托。党员干部“怀德自重”,关键在尊重自己的人格,保持官德,不断修炼责任、无私、为民的“三重境界”,真正把自重镌刻进灵魂里、践行到工作中、落脚在服务上,创造更加出彩的工作业绩。

一曰“守职而不废”的责任境界。《汉书?魏相传》中记载,“愿少慎事自重,臧器于身”。“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为官自重,首要的是要看重肩扛的责任,看重品德操守,看轻“官职”、看轻“头衔”,谨记“官职高一步,责任更大一步,忧勤便增一步”,坚守“担子挑上不下肩,右肩累了换左肩”的担当精神,涵养“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胸怀境界,始终把责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咬定青山不放松,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在艰难锤炼中显见党性本色。

二曰“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境界。“君子不忧不惧”,衡量一个干部是否自重的重要维度,就是看其是否出以公心干事业,把名利想得少、看得淡、视作浮云,把工作想得多、看得重、视若珍宝。党员干部要始终涵养“只问是非、不计得失”的气节,以对党和人民忠诚老实、襟怀坦白的胸怀,时常自省内心,做到心无旁骛、做事规矩,躬耕不辍、一生奉献,保持一颗公仆之心、平常之心、质朴之心,不做颐指气使的优越干部,争做组织放心、百姓满意的优秀干部。

三曰“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境界。民心就是政权,畏民才能为民。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党员干部要牢记为民的原点意识,强化为民的服务意识,把百姓“看重”“看高”,将百姓的疾苦冷暖扛在肩上,把百姓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百姓需求作为第一任务,把百姓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用务实之心、谋事之心、创业之心为百姓多谋实事好事,坚定跳出“历史周期律”,使“为民”成为各级党员干部怀德自重的鲜明品行。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