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清华: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彭清华

编者按

《经济日报》2018年7月28日发表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的署名文章《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本报今日予以转载。

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两次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自觉肩负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任,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不断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一是坚定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推动四川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要求四川“一定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写好”“把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位置”,为我们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坚定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奋力谱写美丽中国的四川篇章。

二是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我们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围绕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集中优势兵力,坚决打好蓝天保卫、碧水保卫、黑臭水体治理攻坚、长江保护修复攻坚、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攻坚、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攻坚、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等“八大战役”,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为子孙后代守护好蓝天、碧水和净土。今年上半年,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率为80.5%,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87个国家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81.6%,同比上升9.2个百分点,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三是全面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我们大力实施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五大行动”,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科学优化全省产业布局、城镇布局和生态布局,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不移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科学开发清洁能源。

四是着力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我们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纳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

五是加强党委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推动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我们着力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格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环境污染治理问题上自觉做到不因多年积累的问题而推责,不因涉及复杂利益而回避,不因可能造成一些经济损失、付出一定代价而退缩,不因需要较长时间治理方能见效而延缓。强化考核问责,严格责任追究,充分发挥考核体系“指挥棒”作用,引导各地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增长。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