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摘帽“大考”首次由省负总责 “两不愁三保障”是核心考点

考官强

省脱贫办邀请中国人民大学、西南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省社科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专家组成评估检查专家组

各高校和科研机构均选派了精兵强将,不少调查员有往年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工作经验、统计学专业背景指标硬

不愁吃方面,要看贫困群众能否吃饱,还要看吃得好不好,是否摄入肉类、蛋类、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基本医疗方面,不能只看贫困群众在就医方面花了多少钱,而是要聚焦该享受的政策是不是都享受到了

2月18日8时30分,距离2018年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培训会开始还有半个小时,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杨宇早早坐在会场里熟悉材料。手边的评估检查《操作规程》,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

“指标很多,要好好掌握。”作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又参加过水利部组织的贫困地区饮水安全调查,面对这次评估检查,杨宇仍不敢掉以轻心。毕竟,这是贫困县脱贫摘帽的“终极大考”。

自从2016年我国建立贫困退出机制后,贫困县若想摘帽,必须通过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的专项评估检查。但是从今年开始,该检查正式交由各省负总责,这是贫困县退出方式的重大调整。在此背景下,我省相关“大考”如何开展?“考卷”重点是什么?评估检查组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会场上,记者采访了参加培训的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本报记者 侯冲

责任重大

评估检查组既是“考官”,又是“考生”

从“国考”到“省考”,是否意味着省一级的责任小了?

“压力比以往更大。”省扶贫开发局考核处负责人介绍,贫困县摘帽退出程序改变后,进一步压紧压实了省一级的责任,对贫困县摘帽退出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前国家层面的专项评估检查,省里只负责协调工作。现在贫困县即便通过检查,并由省政府批准退出,也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还要面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抽查。“如果抽查出问题,说明检查得不好、评估得不准。”上述负责人说。

“以前评估检查组只做‘考官’。现在既是‘考官’,又是‘考生’。”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副院长金建军说,之前评估检查组只是打分,今年更要关注贫困县退出后的后续发展问题,还要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巩固脱贫成果的工作建议。

正因为责任重大,省脱贫办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西南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省社科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专家组成评估检查专家组,统一技术规范、评估标准、调查问卷和培训教材,并对第三方机构的骨干成员进行集中培训。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朱琳认为,集中培训有利于统一思想,同时让调查员更熟悉四川省情。

为圆满完成评估检查任务,各高校和科研机构均选派了精兵强将。朱琳介绍,此次西南大学选派了98人对阿坝州九寨沟县、若尔盖县等地进行评估检查,他们全部参加过往年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工作。金建军带队的评估检查组共有42位调查员,均是统计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他们具有很强的数据整理和分析能力。”

对象精准

既看边角贫困村,又要防止“灯下黑”

从雪域高原到秦巴山区,30个计划摘帽贫困县分布在全省各地。受地形、交通因素影响,不少贫困群众住得比较偏远,挨家挨户走访显然不现实。要想通过公正、客观的评估检查,确保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使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科学抽样、精准锁定受访对象是前提。

此次评估检查涉及行政村和农户的抽样。行政村分为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农户分为脱贫户和非贫困户。

贫困村的抽样,是一个层层筛选的过程。首先由省脱贫攻坚办在拟摘帽贫困县抽选36个贫困村,其中边角贫困村和一般贫困村各占一半。评估检查组到县后,根据地形、交通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再从中各抽选9个边角贫困村、9个一般贫困村作为拟调查村。

“我建议大家到县后买份地图,在上面用笔把边角贫困村和一般贫困村的位置都标记出来,方便直观选择。”负责抽样培训的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讲师李峰说,要优先选取县际交界或乡镇交界之间的边角贫困村。同时严查“灯下黑”,适当选取两三个距县城较近的一般贫困村进行调查。“有时距离县城较近、条件较好的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反而不扎实。”

农户抽样方面,我省要求,每个贫困县调查脱贫户600户左右,非贫困户700户左右。600户脱贫户中,70%的调查样本要投放在贫困村。非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选择不设比例,评估检查组到达行政村以后,可随机走访。

“从统计学专业上看,样本选取尽量要有代表性。”金建军说,通过对边角贫困村的抽样,可以检查脱贫攻坚工作是否全覆盖;通过随机走访非贫困户的方式,可以检查脱贫攻坚工作是否扎实,从而反映出贫困县脱贫攻坚工作的真实情况。

标准细化

紧盯是否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有的贫困群众看病花了好几万元,算不算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如果子女在城里买了房,父母还住村里的危房,算不算脱贫?”培训会上,这些问题成为讨论焦点。这反映出,部分调查员对脱贫标准掌握不到位。

贫有千种,困有百样。怎样才算脱贫?需要一把“尺子”衡量,否则不同评估检查组得到的结果可能大相径庭。

“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就是这样一把尺子。这个标准到底有多重要,一个细节足以证明。2月18日上午,评估检查专家组组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花了两个小时介绍评估问卷,其中1小时40分钟都在讲解“两不愁三保障”。他强调,评估的核心就是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省社科院研究员郭晓鸣说,脱贫攻坚的目的是消除绝对贫困人口,但并不是说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后,这些绝对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也一下步入小康。“不能把脱贫等同于奔康,无论工作还是评估检查,一定要坚持现行标准。”

“两不愁三保障”绝非模棱两可,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硬指标。以不愁吃为例,要看贫困群众能否吃饱,还要看吃得好不好,是否摄入肉类、蛋类、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此外,还要考虑饮水问题,包括水质是否安全、取水是否方便等。“三保障”中,评估检查时比较容易出问题的是基本医疗。汪三贵介绍,不能只看贫困群众在就医方面花了多少钱,而是要聚焦该享受的政策是不是都享受到了。

省扶贫开发局负责人表示,第三方机构在评估检查时坚持目标标准,能更好引导基层树立正确的工作思路,避免降低标准或吊高胃口,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