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开新局 绵阳科技城再出发——写在第九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开幕之际(下)

9月5日,虽然是周日,但在中国(绵阳)科技城核医疗健康产业园项目现场,仍是一片忙碌场景。在项目施工负责人眼里,现场的钢筋水泥和之前所有负责的场地都不一样:“高科技!质子医疗、同位素医疗,都是核科技,治病的,来不得半点马虎。”

 

NEWS_4886FE001B4877F606B4AFAA3FE8BA66

绵阳科技城新区一景。图据封面新闻

“无中生有”的绵阳核医学产业,与科博会有不解之缘。在3年前的第六届科博会上举行了一场核医学论坛上,有专家现场抛出一个问题:能不能发挥绵阳的国防科研资源优势,探索核医学技术应用实践?

专家抛出问题,绵阳接招了。3年如一日的“日拱一卒”,当初设想的核医学产业园已初具规模。更关键的是,经过长期研发,绵阳在我国核医学高端装备领域取得新的进展——4月,首台国产医用回旋加速器正电子药物制备中心在绵阳诞生。医用回旋加速器是一种高端核医学装备,既可通过质子束打靶生产医用同位素,协助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进行癌症的早期诊断,也可直接用于癌症的治疗。

从一个想法,到一套设备,再到一个产业园区,这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之路,有些用时数十年也未能走通,但在绵阳这座中国科技城,随着各项创新机制的推行,创新能级不断提升,其雄厚的国防科研底蕴正在不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该产业园区建设预计在年底可完成,未来这里有望发展为年产值上百亿元的核技术应用高地。

蕴藏在绵阳的科技实力,正如同奔涌的涪江,不断迸发出勃勃发展活力,推动科技城建设乘风破浪,驶向更广阔的创新之海。

2

图为中国(绵阳)科技城创新中心,图片由绵阳市委宣传部提供

乘风而行 在国家科技创新大局中 寻找绵阳前进方向

与中国(绵阳)科技城核医疗健康产业园不远,是总投资超20亿元的激光产业基地,合作伙伴同样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得益于雄厚的国防科研技术底蕴,绵阳在核技术、激光技术等尖端科技方面都有深厚“功底”。而上溯源头,要从上世纪的“三线建设”说起。当时国家在绵阳布局了一批国防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这奠定了绵阳这座城市的“底色”——如今全市拥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两院”院士28名,而后者约占全省院士总数的“半壁江山”。从雷达到火箭,从“神舟三号”到“天舟二号”,从大飞机到“天问一号”……“绵阳智造”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屡屡建功。

这样的科技资源储备,赋予了绵阳在创新发展上的使命担当——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围绕“提升中国(绵阳)科技城创新能级”作出专门部署,要求成都、绵阳与重庆共建西部科学城,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要求绵阳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支持成都、绵阳共同创建国家级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3

高擎科技之帆,乘创新政策东风,绵阳推动科技城建设的落脚点,从未偏离过这座城市的国家使命——在找准创新发展的着力重点时,绵阳将视线投向更高处,坚持服务国家全局与推动地方发展相统筹,把国家战略需求和绵阳发展需要结合起来。

依托雄厚的科技资源,借力科博会带来的各种资源要素,瞄准源头创新,绵阳坚持“科技立市、创新强市”,加强系统谋划和前瞻布局,引导和组织优势力量下大力气攻克了一批“卡脖子”技术。据统计,“十三五”期间,绵阳累计实施省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650余项,填补了一批国内空白。

技术“高点”,同样可变为产业“高地”。绵阳统筹整合军地技术、资本、信息、人才等资源要素,与在绵科研院所共建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技创新中心等平台,促成核医学、激光产业基地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不仅填补全省相关产业的空白,更趟出一条院地协同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4

千帆竞发 深化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 积极培育创新主体

近日,在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厂区内,施工人员正在忙着安装设备、铺设电缆。这是年产5200吨高频高速印制电路板用特种树脂材料产业化项目现场,生产的新型材料在5G通讯场景中有良好应用前景,项目尚未投产已收到近2000万元的订单。

在技术创新背后,是绵阳对创新主体的清晰认知: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创新的基础力量,在创新源头供给和人才供给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企业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

为此,绵阳不断优化政策,一方面提升绵阳对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招引培育力度,一方面打通各创新主体间的“壁垒”——组建由龙头企业牵头、科研院所和高校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

以东材科技为例,得益于驻绵科研院所在技术和设备方面的支持,2020年其投建的特种聚酯薄膜生产线净利润达超过1.7亿元,而新启动的特种树脂材料可满足5G通讯各种应用场景的性能需求,需求同样非常广泛。

吸引和培育创新主体,也需要创新思维。

9月5日,创业黑马西部(绵阳)科创基地内,专家正在与远在东部的两家企业负责人进行沟通。根据绵阳产业发展需求,该基地的首批项目从全国”海选“到45家优质初创企业入驻“加速”,其中不乏年营收超1亿元的“种子选手”,而这距离该项目启动仅1个多月时间。

如果将过去的创新项目招引培育视为一颗颗地“植树”,那么以平台化推动工作则可以看作一片片地“造林”。通过与中国科学院旗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合作,绵阳市涪城区建立起一座桥梁——一头连接中科院的科技创新资源,另一头对接当地创新发展所需,不仅效率更高,也更能选出适合彼此的项目,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如今,仅涪城区已布局11个科技创新平台。

连续举办8届科博会,各种科技创新力量在绵阳激荡,当地力推的各项创新举措,让绵阳创新主体蓬勃发展。一组数据佐证了这一点:2020年,绵阳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6家,总数达到446家,认定申报数、净增数与通过率均创历史新高,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375家。

正是这样的创新精神,推动绵阳改革机制体制,在全国三批次推广56项支持创新改革举措中,“绵阳经验”上榜9条。5

万桨劈浪 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让技术从“书架”到“货架”更顺畅

近日,国家两用技术交易中心重庆分中心迎来了一批参观者。吸引他们的,是国家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分布在全国的技术交易“撮合”团队——一手牵着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储备,一手牵着企业的技术需求,在全国范围内促成技术合作。

要处理好技术成果转化问题,需要让停在“书架”上的技术成果赢得更多企业的关注,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货架”。绵阳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搭台,培育专业的科技服务机构扮演好“桥梁”角色。

位于绵阳的国家两用技术交易中心正是其中之一。落户重庆市不久,其分中心了解到重庆荣凯川仪仪表有限公司有技术需求,便在数据库内匹配资源“找对象”,很快联系上西南科技大学制造学院。双方一拍即合,这场“科技联姻”让企业负责人非常满意,为新产品找到了技术支撑团队,让他对未来5年市场开拓更具信心。

如今,随着科技服务能力上的提升,绵阳科技服务范围也拓展出省。国家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在全国已建设多个分中心,服务范围大大拓展,撮合能力也得到显著增强。目前,该中心的数据库已收录各类成果超3万项、相关企业1.3万余家,征集企业技术创新需求2900余项,吸纳评估评价师及各类专家1500余人。

不止于此,为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走好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绵阳探索形成了一套科技成果对接机制。目前,全市有国省级技术转移中心11家,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企业91家。

借力科博会带来的超大“流量”,绵阳科技服务品牌越来越响亮,更多企业也将技术合作的目光投向绵阳。在不久前举行的绵阳“天府科技云”大会上,西南科技大学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带来了一款新型树脂材料,因其强度高、韧性强,特别是有别于传统树脂材料的可循环利用特点,让其一亮相就吸引了多家参会企业的洽谈合作。

6

筑牢船体 加快建设科技城新区 培育创新发展新引擎

小小的一个装备却可以给地球做CT——通过在地下产生不同频幅气爆,从而形成反射波,进行地质勘测、石油勘测等。“传统的炸药人工震源,能耗较大,其产生的化学残留物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破坏。而气爆人工震源通过特殊工艺,可让能效提高数倍,爆炸后产生的是水和二氧化碳。”

凭借这款产品,四川伟博震源科技有限公司已敲开了这一细分市场的大门,产品在湖南等地得到应用。从不到10人的初创团队到如今在细分领域崭露头角,其创始人将发展秘诀归结为“绵阳良好的发展氛围”。

7

身处绵阳科技城新区,借助周边集聚的科技服务机构以及科博会平台,该企业成功“牵手”科研院所,很快,震源激发成功率由不稳定提升至100%;另一方面,通过科博会的“牵线搭桥”,该企业对接上中科院、中国地震局等一批优质客户,攻克了市场和资金的难题。

随着科技城新区建设的提速,更多创新平台在筹备落户于此,无疑将进一步提升绵阳创新发展的吸引力。

不久前,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支持绵阳科技城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培育高质量发展新的动力源,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示范区”,并提出一系列给力的支持政策措施,这对科技城新区实施“招院引所”工程、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将提供新的支持。

以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为例,绵阳已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达成合作,共同打造该平台,使其成为攻克先进技术产业化难题的重要载体。

看好科技城新区富集的创新资源,已有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创新企业选择落户,不仅善于“入地”,同样也能“上天”。绵阳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卫星超级工厂正在加紧施工,建成后可具备年产50颗新型遥感卫星的生产能力,填补省内卫星制造产业的空白。

8

随着一批新的利好政策的完善,科技城新区的吸引力还在加强。不久前,在绵阳市科技型企业信贷融资对接会上,两家银行两年内将为绵阳市科技型企业授信资金20亿元以上。

绵阳市专门设立科技金融风险补偿基金,其规模从2000万元已升至7000万元,合作银行也由当时的1家增加到现在的5家。截至今年6月末,5家合作银行累计为绵阳市102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贷款金额突破80亿元。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