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双城记 共建经济圈•联合实施方案全解读丨产业协同发展 目标瞄准世界级

加快提升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合力打造数字产业新高地、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共建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共建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优化提升重大产业平台体系……近日印发的《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就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做出具体部署。

6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剑指一个方向:川渝两地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不只是量的扩容,更是能级的提升。

“牵手”更紧密

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实施方案》提出六个方面重要任务,涉及制造业、数字产业、金融、物流、农业等,川渝两地在产业发展上的“牵手”将更加紧密。

成渝地区产业门类齐全、基础实力厚实,是全国重要制造业基地,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全域配套率达80%以上。《实施方案》提出,要着力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补齐关键短板,增强全产业链优势,形成特色鲜明、相对完整、安全可靠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川渝两地正加快推动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聚焦构建大产业、细分工,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现代制造业体系,进一步整合优化两地产业发展路径,细化产业协作‘施工图’,加快推动汽车、电子信息等重点优势产业‘补链筑群、提质提能’,制定实施汽车、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搭建升级产业链供应链线上供需平台,促进互供互采。”省经信厅厅长朱家德说。

而在合力打造数字产业高地方面,《实施方案》提出要发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产业优势,培育“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构建“云联数算用”全要素群,打造“住业游乐购”全场景集,培育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内容、超高清视频等数字产业。这无疑给两地合作打开了更大空间。

“我们正着眼于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级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朱家德说。

在共建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方面,两地的航空、航运、铁路等资源将加快整合,构建起“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我们将重点从通道网络的建设、提升物流通道的经济运行能力、物流设施的共建、物流营商环境的共同提升等四个方面,来共建内陆国际物流枢纽。”省政府口岸物流办主任吴舸说。

在共建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发挥特色农业资源优势,打造国家优质粮油保障基地、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渝遂绵优质蔬菜生产带、全国优质道地中药材产业带、长江上游柑橘产业带、安岳潼南大足柠檬产区、渝南绵蚕桑产业带,打造全球泡(榨)菜出口基地及川菜产业、茶产业、竹产业基地等。

能级将提升

细细梳理《实施方案》,不难发现,“国家级”“国际竞争力”等字眼,被频频提及。这意味着,川渝两地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不只是量的扩容,更是能级的提升。

朱家德特别注意到了《实施方案》中“打造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提法。在此前不久召开的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实施方案》提交审议。方案提出,到2025年,川渝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万亿元,国际影响力和全球竞争力全面提升,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而在更早之前的第三次会议上,审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这两个产业,是被公认的川渝两地最有可能冲击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方向。去年前三季度,川渝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超1.7万亿元、汽车产值超5000亿元,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

“我们正合力打造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生态圈和国内领先的智能终端产业基地。”朱家德说。

同样,提高对外物流通道整体辐射能级,被众多业内人士看作两地口岸物流合作的重点。《实施方案》提出,要提升完善重庆、成都国家物流枢纽功能,共建国际货运中心,推动全货运航空公司在成渝地区设立基地。打造万州、涪陵、长寿、江津、遂宁、达州、泸州、自贡等区域性物流中心。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辐射东南亚、南亚的区域经济中心,拓展南向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吴舸说,下一步,我省将与重庆建立协同机制,参照中欧班列(成渝)模式,共同争取通道培育政策,实施一批跨区域合作项目。

而在农业方面,西部种质资源中心库、国家西部农业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等,被重点提及。

推荐视频